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业能源利用论文范文

农业能源利用论文范文

农业能源利用论文

农业能源利用论文范文第1篇

1国际醇燃料发展趋势

致石油价格飞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为保障能源安全,解决石油日趋枯竭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均根据本国的能源资源状况和能源结构制订了符合国情的能源政策和规划,寻求适合汽车和发动机的代用燃料。作为车用代用燃料必须符合如下的条件:①能量密度高;②储运、加注等操作简便;③安全性好;④公害低;⑤资源丰富、价廉。当时人们提出的代用燃料很多,例如液体的代用燃料有甲醇、乙醇、植物油和煤的液化燃料等;气体燃料有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氢气等;还有太阳能、电能等。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甲醇是一种清洁的代用燃料,从环境保护来考虑,其前景良好,特别是甲醇可以用原油、渣油、天然气、煤、焦炉气、生物质等原料来制造,对环境保护和节约石油资源来说是一种最有希望的内燃机代用燃料。但到__匕世纪8()年代,由于石油价格暴跌,甲醇价格飞涨,使甲醇作为车用能源无法与石油竞争。尽管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还有一些国家在继续开展甲醇燃料与甲醇作为车用能源的应用技术研究,但也仅仅作为一种技术储备,或者作为车用替代能源的后备能源。近年来又由于甲醇的毒性,以及用煤制造甲醇向大气排放大量的COZ,加剧大气的温室效应;而用天然气制造甲醇,虽可降低COZ排放量,但大大提高一r甲醇制造成本,因此国际__上甲醇作为车用代用燃料的研究_J二作逐渐停顿。在闰际学术会议上,有关甲醇作为车用能源的论文也愈来愈少。但近年来,由于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大气污染状况的日益严重,尤其是美国发现无铅汽油的添加剂MTBE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后,即以乙醇代替MTBE作为汽油提高辛烷值的含氧添加剂,这更促进了世界各国对发展燃料乙醇的关注。本届会议的主题是:“在满足21世纪能源、环境和经济的需求中醇类燃料的作用”,但会议论文和关注的问题是乙醇燃料和乙醇的应用技术,而有关甲醇的论文只有我国山西省代表发表的4篇论文。会议内容也反映了国际醇燃料发展状况和趋势及对甲醇作为车用替代燃料的看法。

2可持续的醇燃料市场

虽然目前还没有国际乙醇市场,但随着世界燃料乙醇的发展,到2005年有可能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燃料乙醇国际市场,这将有利于燃料乙醇的大规模生产,满足不同国家正在增长的国内市场需求,调节生产的过剩或供需的缺口。乙醇可以用生物质原料、农业原料(甘蔗、谷物、大米、麻等)、木材和城乡废料、化石原料(天然气、石油化工和煤等)制造。乙醇市场主要为:燃料市场(纯的、一与碳氢化合物混合的和转化为ETBE的燃料乙醇),工业市场(溶剂、化工原料),饮料市场(只能用农产品生产的生物乙醇)。直到1975年巴西的乙醇市场主要是饮料和工业用乙醇市场,其后国际的燃料乙醇市场发展很快,至今用于燃料的乙醇消耗量已达世界乙醇产量的60%,每年消耗量约为3000一3500万m3,价值90-120亿美元。2001年世界主要乙醇生产国的产量:巴西1140万m,;美国730万,,,,;中国3]0万:;,,;欧盟220万m3;印度180万:n3;俄罗斯120万m3;沙特}‘可拉伯39万:n3;南非39万r:13和泰国12万:n,。自1975年以后乙醇的生产量逐年上升,其中用作燃料的为最多,其次是工业用,用于饮料的乙醇最少。在1992~2001年期间,乙醇作为燃料、工业和饮料市场的贸易量逐年呈上升趋势,约为240一420万m刀年,其中以燃料乙醇贸易量为多数,特别是巴西进口的主要是燃料乙醇。贸易量已占世界各类乙醇生产量的7%一巧%,2《刃《)年出口量最多的是欧洲(占其生产量的29.!%);美洲为28.8%;亚洲为21.4%,总贸易里为336万m3。一叮以预料,到2005年前,美国乙醇燃料市场可能会迅速发展,这由于首先在加州,然后在东海岸和整个美闲禁止MTBE用作重整汽油的含氧添加剂。虽然加州禁用MTBE的日期移至2003年12月31日,但川〕、Shell、Exxon和Mobil公司已联合Phllip,和T。、。0公司以燃料乙醇替代MTBE作为重整汽油的添加剂。仅仅在加州燃料乙醇消耗已达到300万mV年;_关!!寸东海岸燃料乙醇消耗量也达到相同水平(3()()万:,.,/年)。M‘I’BE被乙醇代替将从2以科年逐步进行。如果将燃料乙醇替代MTBE确定为法规,美国燃料乙醇市场将会更迅速发展,消耗量会达到1800万m31年。据预测,200】一2005年世界乙醇市场贸易量会逐步增长;2001年为3200万耐,2002年为3500万耐,2(K)3年为3700万耐,2仪阵年为4100万:r,,,2005年为4300万:,1,。因此,从世界乙醇市场发展,到2005年建立可持续的国际醇燃料市场是完全可能的。对生产乙醇的原料,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例如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F.xjohnson认为,在有甘蔗资源保证的地区,甘蔗乙醇比其他原料更具有优越性,在经济和环境保护上在很长时期内是合理的。欧盟对车用代用代燃料的发展基于促进生物燃料的应用,例如生物乙醇、ETBE和生物柴油。发展生物燃料对能源安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发展农业经济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环保价值。ETBE是一种代用燃料,也是可再生燃料,它可利用生物质原料制乙醇,再转化为ETBE;当然它也可由油井的C;和石油化工的C;制丁烯,再转化为ETBE。E一柴油是一种乙醇基工程燃料,或称为乙醇柴油。柴油中由于含氧燃料乙醇的掺人,使颗粒物和NO:排放降低,因此近年来在国际上对这种含氧燃料产生了兴趣。283第年4期

3环境和经济的效益

综合生命周期评估(LCAs)的结论为:各种采用生物质原料制得的生物类燃料在经济上和环保上国冷拳衡勃抽芯均比石化类燃料有利。ETBE作为汽油含氧添加剂要比乙醇好。ETBE生产与应用中能量的综合收益比乙醇高,更比MTBE高。采用甘蔗生产乙醇比用小麦、土豆更具优越性,更有利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生物乙醇和ETBE在最优化能量回收上好于用蔬菜油脂生产的生物燃料,特别是采用甘蔗生产乙醇和ETBE的优越性更为明显。采用残质(下脚料)生产生物燃料如生物DME和生物甲醇比用农产品生产的生物燃料有更好效益,特别是生产这些生物燃料不需要土地,这是较之农业产品生物燃料的义一大优点。巴西在Rio(leJaneiro采用甘蔗乙醇作为运输车辆燃料,使CO:排放量明显下降,与石油燃料一相比,CO:排放量下降31.1%。如果广泛采用这种生物燃料,对全球大气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虽然目前乙醇价格高,但通过潜在效率的改善和木质纤维基乙醇的发展将会有助于燃料乙醇价格的降低。然而在这里要指出的是,燃料乙醇大量应用于车辆,将导致大规模生产乙醇,从而会产生需要大量土地的问题。美国环境保护机构(EPA)J.M.Davi、在《甲醇有关环境健康争论的现状》一文中认为,甲醇作为环境污染物又作为燃料的两个方面为人们所关注。1990年美国清洁空气法案把甲醇列人189种有毒的空气污染物目录中,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题目。近年来,由于甲醇应用于燃料电池的兴趣日益增长,而使人们把注意力义集中到这种醇燃料上。如果在甲醇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潜在影响不完全清楚的情况下,使之大大超出目前有限制的使用范围,就有可能使甲醇的污染增大。为此要着手如下不方面行动:①向EPA提交一份申请,将甲醇从清洁空气法案的有毒空气污染物目录中删除;②要研究美国国家毒物学纲要中提出的甲醇对人类生育和进化的影响;③国家水资源研究所专门小组对甲醇进行论证。这将有助于在甲醇燃料使用增长时避免重复像其他含氧燃料使用时所发生的问题。上述与甲醇争论有关的三方面行动有着不同出发点和目的,但这下方面集中于一点就是需要很好了解甲醇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影响,也就是说,有限的信息和不充分的科学理解导致了对甲醇潜在风险认识的不确定性。如果对一些重要问题缺乏充分的回答,这种不确定性有可能成为甲醇发展和使用的一种障碍物。为了消除这种不确定性和提高置信度,关键是要进行科学研究,对甲醇的潜在危害性进行充分论证。车辆使用乙醇一柴油混合燃料有多篇论文报道,例如美国Ford公司与泰国科技部合作开展一个2003年第4期国除季衡勤慈

4车辆技术

轻型卡车一车队燃用10%乙醇、89%柴油和l%添加剂的乙醇一柴油混合燃料试验。排放测试表明,未添加十六烷值促进剂的混合燃料,THC、CO、甲醛、乙醛和颗粒物排放较高,而NO、和烟度较低。添加了十六烷值促进hlJ的混合燃料,可降低各种成分的排放物。试验中发现的颗粒物排放增高是由于混合燃料中分子量重的有机成分增加的缘故,而烟度下降是由于元素碳降低的结果。印度Anna大学在直喷式柴油机上燃用乙醇,试验研究表明,采用进气管吸人乙醚引燃乙醇的燃烧模式可得到最高热效率,但其NO:排放最高;采用标准电热塞和低散热燃烧模式,其热效率稍低于乙醚引燃方式,而其HC和CO排放最低,但NO、排放仍为最高。我国大同云岗汽车厂利用排气加热进气混合气,改善甲醇空气混合气中甲醇汽化,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改善了发动机排放特性。美闰AZndOpinio:1公司C.Hodge对亚洲燃料乙醇发展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他从阐述美国发展燃料乙醇中出现的问题,来引起亚洲对燃料乙醇发展的注意,避免不必要的失误。美国在汽油中添加燃料乙醇,使NO、、排气中HC和蒸发的HC明显增加,并在!995年开始实施重整汽油计划,使汽油蒸汽压降低,减少苯含量,为提高其辛烷值而添加含氧成分乙醇或MTBE。他通过臭氧数值增加的计算发现:(1)在城市中使用重整汽油添加醚是有效的,但城市中使用乙醇是有害空气质量的。(2)重整汽油中添加乙醇和MTBE与无含氧成分的重整汽油排放的变化(%)比较可以看出,使用乙醇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如表1所列。因此,他建议泰国汽油中先添加1Ivol%MTBE;如果以10%乙醇替代11%MEBE排放将出现如下变化(%):HC(+19.6):NO:(+5.1);Toxie、(+16.4);他认为以玉米生产乙醇并不能提供较多能源;由于乙醇使排放失去平衡,而有害空气质量;在臭氧没有出现的地区,就不要使用乙醇;由于补贴乙醇(宋177USDI吨)使汽油成本更高;但这种补贴并没有帮助使用者,也没有帮助农业生产者。这是由于乙醇添人汽油后,使雷德蒸汽压(RVP)产生不稳定影响,有损汽车驱动性能;而且乙醇汽油的蒸发和渗透HC排放比通常汽油高约5倍;N0、排放也明显上升,一般比加人MTBE的汽油高5%一9%,同时对农业生产者来说,随着乙醇生产量的上升,玉米价格反而随之下降。因此,在汽油中使用更多乙醇应予以谨慎。他建议了由于ETBE性能比MTBE好,如果要把乙醇作为汽油的含氧添加剂的话,应把乙醇转化为ETBE。

5政府的作用和对策

德国等8个欧洲国家学者发表了一篇题为《欧洲液体生物燃料选择哪一种最好?》的论文。他们采用综合的生命周期评估方法,比较一r生物燃料和石化燃料。生物燃料相对于石化燃料的优点在于温室气体排放低,对人类的毒性与石化燃料没有什么不同,但由于缺乏数据而未作评估。该文的目标是要得出一个基于可靠的科学数据的评判工具,以确定哪些生物燃料或石化燃料在生态上最适合于特定目的和欧洲的某国家。由生物燃料和石化燃料之间的比较得出:①发展生物燃料是能源节约和温室效应降低的重要途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其程度取决于不同的燃料,例如生物燃料的发展还要取决于对土地的要求;②这些负面影响并不能科学地直接评估,还需要进一步研究;③每一种燃料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因此采用哪一种燃料的最终决定取决于决策者;④遗憾的是,要得出有关社会经济方面争沦的确定性结沦是不可能的;⑤生物能源的实际选择取决于国家管理机构如何评估。关于生物燃料之间的比较,根据它们对环境的影响排序还较容易,然而对于任何一种争论来说没有一种生物燃料能被认为是最好的。应指出的是,各种生物燃料的缺点,由于其生产、转换和燃烧过程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将来也许会变化,因为这些缺点不是生物燃料生产系统的固有特性,它们是可以被减小或避免的。例如随着农业方法和技术的改进,NH3的排放也许被降低,或使产量提高,达到单位能源使用的环境影响较低。因此,不能确切回答,哪种生物燃料或石化燃料最好。例如为降低温室气体的影响和节约能源,生物燃料较好,但从另一些参数来比较,也许石化燃料较好,此外生物燃料还取决于对土地的要求,因此最终的决策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判断。美国加州能源委员会T.MaeDonald介绍了加州乙醇燃料工业的进展。目前加州仅有2个乙醇生产厂,并至少有20个有前景的项目正在考虑中。加州以乙醇替代MTBE作为汽油添加剂,同时可变燃料车辆也在加州发展,因此乙醇的应用状况代表了一种添加剂或乙醇燃料市场的机遇。在乙醇工业发展过程中州政府起了很大作用。中国山西鼓至圭发表了山西燃料甲醇和甲醇汽车发展的5年计划。他提出的燃料甲醇和甲醇汽车的发展分二只步:山西省先推广低比例甲醇(M10一M15)清洁汽油。目前大同已改装成甲醇出租车2(XX〕辆;今后在第一阶段改装出租车5万辆;第二阶段为20万辆。在2一3年内全省推广低、中比例甲醇汽油;五年计划末期,实现甲醇发动机产业化。我国山西燃料甲醇和甲醇汽车办公室降连葆等函﹃降誉衡勤慈发表了《实施燃料甲醇和甲醇汽车产业化计划》,介绍政府行为的作用。瑞典国家公路局o.Hadell发表了《瑞典代用燃料的策略》。他认为,寻找替代石化燃料的代用燃料必须要有高度的超前性。由生物质制合成气的计划应尽快开始,先进行小规模示范,积累经验再扩大。由合成气可生产如下燃料:合成汽油(Fischer-TroPsch一Dioel),DME,甲醇。对用纤维质生产乙醇应由示范厂进行验证,然后进行评估。发展生物燃料应以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为目的,并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相结合。这些燃料要有良好的成本与效益关系,但目前这些燃料还不能提供低的成本,须给予补贴。有前景的生物质制的燃料可以是:生物气/天然气,Fisher一TroPsch柴油(由生物质制取),由生物质生产DME,电能,氢气。

6燃料技术

在会议论文中,不少国家学者报道了生产燃料乙醇的新技术和方法,这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均有重要意义。瑞典Lund大学J.Sodeotrom等发表了《用软木生产乙醇的两阶段蒸汽预处理技术》的论文。他们提出燃料乙醇可用软木通过在发酵过程中水解来生产。在软木发酵、水解之前实施两阶段蒸汽预处理,可改善糖和乙醇的生产。这种两阶段蒸汽预处理过程显示了引人注目的优点,例如乙醇产量高、原料利用高和酶消耗低,但对这种新工艺需作经济评估,以决定是否有重要价值。瑞典EtakEtanolteknikAB,G、Fransson等发表了《用木材废料制造乙醇的实验工厂》的论文。他们认为,瑞典的乙醇车辆正在发展,乙醇供需量日益增长,探索具有良好效益的乙醇生产技术是必须的。根据他们从纤维素生产乙醇的成本测算,每L乙醇成本在USD$0•42。目前瑞典已有400多辆大客车燃用纯乙醇:约有4(X)O辆FordFFV燃用E85;约有60万辆轿车燃用E5汽油。泰国KhonKaen大学P.Thanonkeo等对用甜高粱生产乙醇过程中初始PH值、温度、(NH4)多04浓度、初始糖浓度和酵母菌培养液等对乙醇生产的影响进行了深人研究。奥地利Vogelbu、ehGmbHJ.Mode发表了《燃料乙醇生产的分子筛干燥技术》的论文。文中介绍的干燥技术可以简化设备,降低成本。泰国皇家科技大学T.Kaewlhon脚a等对乙醇连续生产过程中的PH值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研制。我国清华大学XinZhang等对甲烷在均质气相中部分氧化制甲醇开展了系统研究。澳大利亚新南Wale、大学x.w.Huallg等发表《甲醇合成和相关反应的Cr、Zn和CO添加剂对骨架铜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的论文。他们对沉积在骨架铜催化剂表面上的Cr、Zn和CO添加剂的影响研究表明:①zno添加剂加到表面上将明显改善甲醇合成反应的活性。从这结果可以认为在骨架铜上可能形成活性更强的cu一Zno格点。②以添加少量的crzO3(约0.2wt%)到Cu表面上,可达到明显改善骨架铜催化剂对水气迁移反应的活性。C动3添加剂也能促进骨架铜催化剂对甲醇合成和甲醇蒸汽重整反应的活性。当C几03过载时,铜催化剂的外表面积减小,因而大大地降低了促进剂的效果。根据_L述发现认为,Cr通过在骨架铜催化剂表面形成活性的Cu-cl.20,格点而起到一种催化促进剂的作用。③当大于0.swt%钻沉积在Cu表面上和有较大量钻(>lO殉在骨架Cu内,并准备过滤掉Cu一Co一Al合金时,可观察到骨架铜催化剂对水气迁移反应活性的显著降低。CO的化学吸附研究表明,金属钻的存在降低了co的表面吸收,因而显著地降低了骨架铜催化剂的活性。④添加剂在甲醇蒸汽重整和相关反应中作用的研究提出了一条通过甲醇或甲酸甲脂的媒介作用的新途径。泰国Chulal。ngkorn大学CTraka;:Propai等对乙醇柴油的微乳化进行了初步研究。他们选用了5种活性剂和含水乙醇(95%)与无水乙醇(99.5%)进行试验,研究表明,柴油中添人5%和10%含水乙醇,需要大量表面活性剂才能形成W10型微乳化液,但若添人12%和巧%无水乙醇,则只需少量表面活性剂。而且还发现温度对乙醇柴油微乳化液形成及其稳定性有强烈的影响。在28℃时,含水乙醇(95%)形成磷为微乳化液所需表面活性剂可降至8.24%(以重量计)。而用无水乙醇在同样温度下,互溶可达到10%(以容积计)。为形成E12和E巧乙醇柴油仅需分别添加表面活性剂0.26%和1.31%。环境温度对形成微乳化乙醇柴油是一个重要因素,温度下降互溶性也随之降低,并会出现相分离(即分层)。泰国AlfaLavalABR.Krook阐述一r正确选择热交换器和蒸发器、采用连续发酵和机械的蒸汽再压缩等技术,降低乙醇生产的能源成本、提高发酵效率和乙醇的产量。韩国Cho:、,la,,、国立大学C.C.By。,,g等对.高速柴油机燃用大豆生物柴油的性能和排放特性进行厂试验研究。在生物柴油与柴油之比为l:4情况下,功率损失低于10%。在低速全负荷时燃用生物柴油的NO:排放比燃用纯柴油时稍有上子}•,但按ECE一13工况试验时稍有下降。THC和CO排放均趋于上升,烟度随生物柴油在混合燃料中比例上升而降低。在ECE一13工况一试验中,添加25%生物柴油的混合燃料烟度平均下降20%。

农业能源利用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期刊;《湖北农业科学》;评价指标;农业科技;融合发展

在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湖北农业科学》应发挥期刊的品牌效应,传播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与应用[1-4]。《湖北农业科学》走过了64个春秋,为湖北省乃至长江流域农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同类科技期刊中产生了较大影响[5]。本研究对《湖北农业科学》主要评价指标数据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刊物服务于农业科技创新做法,并介绍了融合发展的经验,以期推进自我发展,并与他刊共同讨论,推动科技期刊健康发展,争办一流科技期刊。

1《湖北农业科学》主要评价指标数据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主要评价指标数据变化趋势分析基于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等评价指标数据[6],利用Excel软件对2009~2017年主要评价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7]。

1.1《湖北农业科学》载文量变化趋势分析

载文量是指期刊在某个时期所刊载论文的数量,是衡量期刊吸收和传播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由图1可以看出,2019~2017年《湖北农业科学》载文量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这是与刊社进行扩大刊物容量的措施有关,2008年刊物改为月刊,每期仅为128页码,2009年改为每期256页码,2011年刊物又改为半月刊,每期216页码,刊物的容量不断地扩增,2017年又逐步调整,将载文量逐步趋于稳定。载文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文章的发表周期,解决了优质稿源长期积压的问题,加速了科研成果的传播速度,同时被读者的关注程度逐年提高。

1.2《湖北农业科学》总被引频次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频次是指该期刊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指标可以客观地说明期刊总体被引用和重视的程度,能较好地体现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也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指标[2]。由图2可以看出,2009~2017年《湖北农业科学》论文总被引频次基本呈现线性递增的趋势,2016年最高为8045次,充分地说明其所载论文质量逐年提高,学术影响力逐步扩大。

1.3《湖北农业科学》基金论文比变化趋势分析

基金论文比是指期刊所发表的文章中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往往能够反映研究领域的新趋势,是衡量刊物学术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由图3可以看出,2009~2017年《湖北农业科学》基金论文数量基本呈稳中而上升的趋势,基金论文比也同样呈现稳中而上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部级基金项目研究产生的论文是刊物学术质量非常重要的体现,《湖北农业科学》加强此类稿件的组织力度,缩短发表周期。同时,也表明《湖北农业科学》刊载的论文与国家重点研究方向趋于一致,使得刊物在学术领域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但基金论文比不必要要求达到100%,对于部分前期没有得到基金项目支持而水平较高的作者,刊物有责任去扶持和鼓励[8]。1.4《湖北农业科学》影响因子变化趋势分析影响因子是指期刊前2年所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前2年所发表的论文总数,是一种显示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代表期刊的学术水平[6]。由图4可以看出,2009~2017年《湖北农业科学》影响因子呈现平稳波动状态,略有下降,是由于2011年改为半月刊后,数量增多,限制了影响因子进一步地上升。

2《湖北农业科学》服务农业科技,发挥期刊支撑作用

党的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4]。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农业科技期刊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和科技传播的重要载体,对积累、传播和交流学术知识、示范创新技术及培养农业科学研究与推广人才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8]。发挥农业科技期刊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中的传播作用,利用出版优势更好地引导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强化协同创新能力,抢占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完善农业科技期刊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9-10]。

2.1栏目创新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湖北农业科学》在栏目设置上应对国家政策、产业要求、市场需求,贴近“三农”,勇于创新,逐步增设了“农业工程”“贮藏•加工”“药用植物”“农业经济”“硒谷论坛”“乡村振兴”等栏目。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为未来30年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搭建了四梁八柱。《湖北农业科学》及时开辟“乡村振兴”专栏,及时刊登相关优秀研究论文,推动乡村振兴研究,截止2018年底,该栏目共刊发论文81篇(图5)。《湖北农业科学》应把握并深刻理解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要靠农业科技创新来引领、来支撑,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积极打通作者与读者连接的“最后一公里”,使农业科学知识、农业科技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支撑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2.2围绕重点热点问题,主动追踪报道

《湖北农业科学》始终围绕前言热点农业科学问题、农业科学研究项目以及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进行选题策划,包括组织系列论文报道、出版专刊等形式。

2.2.1围绕重点问题,及时专刊出版近年来,《湖北农业科学》杂志针对重点问题,主动出击,以专刊的形式进行重点报道。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是人们热切关注的焦点问题。为展示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果,推动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湖北农业科学》主动联系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总站合作出版《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及秸秆综合利用》专辑,反映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最新成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农村贡献力量。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简称“三品一标”),是农业农村部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已成为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的有效途径。湖北省的“三品一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认证数量和规模全国领先。为展示加强对湖北省“三品一标”工作取得的成果,推动湖北省“三品一标”事业的发展,《湖北农业科学》杂志主动联系湖北省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出版湖北省三品一标认证监管与标准化生产专刊。这些专刊的出版及时地总结了农业科技工作经验,推进了湖北省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2.2.2跟踪科研项目,及时组稿报道《湖北农业科学》编辑人员多年来与省内的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推广部门的科技人员保持联系,主动了解科研一线科技人员的工作进展情况,对重大科技项目实行跟踪了解,有阶段性成果即组织稿件,优先发表。2008年以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茶叶课题组在《湖北农业科学》30篇,其中2014~2016年在该刊发表了10篇关于茶树种质资源创新文章,系统收集、评价地方茶树种质资源,选育2个茶树新品种,实现绿茶加工连续化标准化。如10个无性系绿茶品种区域适应性研究(金孝芳,曹丹,马林龙等,2015年第23期),二款新型茶鲜叶分级机工艺优化试验(高士伟,龚自明,叶飞等,2015年第24期),后对该团队的项目申报、验收及成果申报、推广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该团队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机结合,研究研发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能源、新标准、新模式成果涵盖茶叶全产业链。近三年在恩施、宜昌、重庆、毕节、石门等县市区示范应用,累计新增产值42.1亿元,其中繁育茶苗9.7亿株,种植面积23.79万亩,茶农增收18.2亿元,建成蒸青绿茶清洁化连续化生产线5条。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主持的“水稻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可持续防控技术”项目荣获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研究类三等奖,该团队2008~2015年在《湖北农业科学》上共12篇,对杂草的可持续防控研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9]。砂梨是湖北省及长江流域广为种植梨的品种,但由于技术落后、品种退化,影响梨农种植的积极性,《湖北农业科学》深入砂梨育种栽培科技人员,广泛组稿,先后发表10多篇砂梨品种选育、新技术研究等系列文章,该项目获得了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14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梨农获得了实惠,农村经济也得到了发展[9]。以上对重大科研项目的跟踪系列报道,展现了刊物的创新能力水平,是助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具体体现,发挥了期刊对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同时,也提升刊物的学术水平及社会影响力。

3提升融合出版能力,增强期刊影响力

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新的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科技期刊面临巨大挑战。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11]。中国期刊协会石峰会长曾指出,“对于目前的期刊出版单位来说,现在能做的,就是再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把可以做的事情做好、做精、做细。另外,也要有探索的勇气。市场上很多事情都在探索的过程中,期刊出版单位不要等,要抓住一切机会用于尝试,也许发展就会比别人先走一步”[12]。《湖北农业科学》应积极顺应媒体融合的潮流,探索实践,采取多平台多维度的学术传播手段,扩大期刊影响力。除了纸质刊物发行外,还开发了在线采编系统,开通了《湖北农业科学》微信公众号,开展了优先出版、DOI注册等。

3.1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是信息展示、信息地平台。利用手机的可移动性,一机在手易操作,不限时间,地点,方便快捷。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2018年6月《湖北农业科学》申请开通名为“湖北农业科学”的微信公众号,设置了“关于我们”“在线阅读”“稿件服务”3个一级菜单和下属“本刊介绍”“投稿须知”“联系我们”“当期目录”“过刊浏览”“在线投稿”“稿件查询”7个二级菜单。通过微信公众号提供服务,实现了多种功能的移动化,更加方便了读者与作者投稿、查稿、浏览。每一期最新目次,均是通过公众号最先推送,以方便作者知晓论文何时见刊。限于人才因素,微信公众号的微信营销、微支付等其他功能暂未实现运用,下一步将加大各种资源的投入,将微信公众号建设好,成为服务作者、读者、编辑一个好的平台。

3.2开放科学计划

2018年6月,《湖北农业科学》勇于先行,加入了开放科学计划(OpenScienceIdentity,OS-ID),借助OSID二维码,开展融合交互出版的探索。开放科学计划是为每篇论文建立专属二维码入口,提供丰富的线上扩展功能,包括作者对文章的语音介绍、论文研究中开放的内容与数据、作者与读者的交互问答、作者学术圈等实用功能[12-14]。截至2018年12月30日,《湖北农业科学》为正式录用的论文建码567个,增强了论文维度,丰富了论文内容。图6为部分样例。1)语音介绍说论文。通过作者录制的音频介绍论文。声音比起文字,更真实、更有亲和力,拉近了论文作者与读者间的距离,读者听论文的方式,使论文的表达更立体、更多元。2)精彩学术问答。读者可以对论文的内容、某个关键环节或者想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探讨时,可以向作者提问,易于读者对文章的理解,而作者可以对读者的问题进行选择性的回答,搭建起桥梁,促进相互间学术交流。3)开放的科学数据与内容。可以上传论文相关的高清图片、动态图、视频介绍、试验原始数据、试验过程、试验方法、调研样本、相关资讯、课件、专家审稿意见、论文原文翻译等等内容。将因论文篇幅有限而无法交流的内容完整呈现出来,增强出版。如,刊登在《湖北农业科学》2018年第23期的论文《湘鄂地区三叶木通野生资源的RAPD亲缘关系分析》中,作者上传了7张高清图片,使读者可以直观地了解野生三叶木通,丰富了论文研究数据中的维度,即使不是专门研究三叶木通的科技人员,也可以从中了解该物种。《湖北农业科学》通过OSID二维码,进行出版融合发展的探索,重构期刊的服务模式,搭建期刊、编辑、读者、作者新平台,进一步提升读者阅读体验,突出主动传播、精准服务的特色,实现内容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全面提升期刊。科技期刊只有高影响力才能有持续发展的动力,才能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如何将期刊做大做强做精,还需要苦练内功,认真吸收借鉴一流学术期刊的办刊之道。作为农业科技期刊只有讲好中国农业故事才能走好期刊的发展之路。《湖北农业科学》将坚持“内容为王”,以提升论文学术质量为抓手,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深度挖掘期刊资源,加快论文传播能力,拓展内容增值渠道,力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湖北农业科学》将与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携手同行,共同服务于中国“三农”事业,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福.讲好中国的科学故事[J].科学通报,2017,62(1):1.

[2]中国科学协会服务中心.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3]新华社.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EB/OL].(2018-11-14).

[4]杨婷,姜小鹰,曹作华.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华护理杂志社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12):1252-1256.

[5]屠晶,程碧军,龙小玲,等.省级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以《湖北农业科学》为例[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8(3):80-83.

[6]肖宏,邓景康,伍军红,等.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M].北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2018.

[7]黄峰华,田志革,毕洪文.书写园艺科学故事,争办一流学术期刊[J].北方园艺,2018(24):199-204.

[8]王贵春,王晓芳,田宇曦,等.《湖北农业科学》1998-2011年载文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3):5548-5549.

[9]王珞.农业科技期刊助力农业科技创新的实践探———以《湖北农业科学》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23):6301-6304.

[10]王珞.坚守出版服务引导科技创新———《湖北农业科学》服务科技创新的实践[J].编辑学报,2019,31(1):56-58.

[11]施其明,周文斌,陈晓峰,等.轻量化的现代期刊转型平台———OSID的逻辑、功能及发展趋势[J].中国传媒科技,2019(1):7-9.

[12]赵新乐.让传统期刊和新媒体实现利益融合[EB/OL].(2015-09-17)[2016-03-15].

[13]杨冬梅,邓淑惠,张继东.《钢铁钒钛》交互出版实践与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2019(1):19-21.

农业能源利用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推广农业新科技;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建设,农民科技知识的培训,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农村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引进力度,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和农业资源配置调整,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

推广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本文以个人在农村实际工作经历认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推广农业新科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对农业科技的信仰、提高学习和掌握农业科技知识能力,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

一、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

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必须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精神和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加快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按照有利于科技与农业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合理配置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的研究力量,充分利用现有基础,集中力量从事重大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农业科研机构应逐步转变为科技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技术开发机构,建立起分别承担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的农技推广队伍,逐步形成国家兴办和国家扶持、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要以实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为依托,建成国家农业科研基地和产业综合研究中心,加强农业基础研究、重大应用技术研究和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尽快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吸引高层次的外国专家和科技精英开展合作研究,提高科技实力、人才优势和创新地位。通过学科结构和人才结构的调整,建成一支高素质的精干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三、加强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

加强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有关部门要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供合格的载体。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高、中等农业院校、成人院校、农业职业学校、农干校等各级各类农业教育培训资源,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健全的培训制度,为全面实施各类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奠定基础。

四、加强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熟化和转化

对一些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要进行工程化开发,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核心,以抢占市场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在种子(种苗)、种畜禽、疫苗与兽药、农药、肥料、饲料、农产品产后加工和节水灌溉技术及设备等方面,建成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使其为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品种、提高品质、增加效益发挥重要作用。

五、加强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在加强农业技术研究,开发推广的同时,必须加强农业、农村的资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如农产品下脚料的利用、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等,如不能很好的开发利用,会造垃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改善会造成农民生产生活的二次污染),因此加强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六、加强农业技术的引进力度

按照新的引进原则,以推动农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增强我国农业技术储备的前沿技术为主,以提高主要大宗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先进实用技术为主,以促进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技术为主,加大技术引进力度。以农产品商业化、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工厂化农业为目标,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及手段的引进,以提高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研究能力和水平,增强科技储备和发展后劲。

七、加强科技投入和资源配置调整,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供条件支撑

政府既要加强对农业科教资源的宏观调控,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采取新的举措,对现有农业科教资源在重点领域、方向和任务上进行有效配置和系统整合,切实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农业科技产业,鼓励社会、企业设立农业科技创业基金;争取金融、保险系统对农业科技投资予以倾斜,放宽农业科技贷款限制,加大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力度;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和吸引国际组织和国外企业投资我国农业科技、教育和生态环境事业,才能有效地加快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农业能源利用论文范文第4篇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社会和谐、国家发展意义重大,我国农业循环经济虽然在法律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是还存在法律体系不健全、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公众参与热情低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剖析现有法律问题,提出完善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建设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法律;对策

“三农”问题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热点,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营耕作长期采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经营方式,资源高投入、污染高排放、农业循环利用效率低,片面追求农业产量增长,忽视农业质量提高。农业资源遭到掠夺式损耗,生态环境日益恶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确立“创新、开放、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所以,在农业领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一、现阶段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立法概况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初步形成以农业法为基本法,涵盖促进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业要素资源、加强农业各方面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农业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面,颁布《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规定在我国全面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法》确立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总体原则,增强节约农业资源意识,促农业消费合理化;《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从事生产和服务活动的单位以及从事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要实施清洁生产。保护农业要素资源方面,颁布《农业法》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循环再利用等做出详尽规定,宣传教育、奖惩结合;颁布《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土地管理规定,对土地保护问题专门做规定;颁布《森林法》、《草原法》,为保护森林和草地资源提供了法律依据。农业污染防治方面,《环境保护法》对环境污染监管问题及公众参与等作出详细规定;《大气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对农村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做了明确规定;《水污染防治法》对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明确规定,农业生产者应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和农药。

二、现有农业循环经济法律存在的问题

(一)尚未制定专门法,农业循环经济法律缺乏系统性目前,我国在农业循环经济法律方面虽有法律规定,但未形成完整系统的的法律体系,没有制定专门的农业循环经济法。现有规定刚性实施机制规定少,法律不系统,各方面规定零星散布在多部法律法规中,立法滞后性严重法律空白多,致使一些法律不接地气、“落地难”。

(二)法律规定宏观,现有农业循环经济法律可操作性差现有立法规定宏观抽象,违法制裁规定模糊,只规定不履行职责或违反法律规定,应受到法律制裁,但无明确相应的操作程序,对违法者惩罚规定也不具体。原则化、理念化的法律规定势必会造成难以适用、难以操作、难以量化、难以执行等诸多问题,农业从业人员相应权利受到侵害时没有畅通的维权途径,没有方便操作的法律。

(三)公众参与不足,政府主体之外主体权力配置匮乏现有立法局限于对政府主体的权力配置,赋予政府主体规划权、执法权,对政府主体之外的公众主体、社会主体、经济主体权利较少,其自主经营、参与决策、结社等权利不能及时有效予以保障,难以发挥治理主体的作用,多元主体参与的热情尚未激发。此外,还有农业循环经济思想意识缺失、核心保障制度缺失、法律手段单一、执法检查不严格、法律宣传不到位等多方面问题,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三、完善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法律的对策

(一)健全法律,制定适合国情的农业循环经济法律根据我国国情,合理借鉴农业循环经济立法发达国家经验,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专门农业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具体配套细则。确立农业循环经济基本考核制度,农业循环经济减排、量化制度、循环利用制度,并通过政府公共支持、财政转移支付、税收扶持、金融机构扶持等措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形成科学的循环经济法律。

(二)细化规定,促进农业循环经济法律落地实施将宏观的指导性规定详细化,以具体的制度规定,可操作的方式手段,立法明确,授权具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防止农业循环经济活动中法律“悬空”状态,保护农业生产从业者发展循环经济应有的保障,使农业污染者、浪费资源者、违反法律者受到应有惩罚。

(三)公众参与,多权利多手段激发各主体参与热情赋予公众在社会生态化管理中进行参与和决策的资格,明确农民、社会组织、经济主体依法参与农业循环经济事务的主体地位,畅通意见表达、技术服务、公益诉讼渠道,为公众参与权行使提供法制并据此享有和承担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

总之,农业循环经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应立足本国国情,全面深刻剖析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有法律不足,扬长避短,完善法律、细化规定、公众参与,努力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的法律支撑。

[参考文献]

[1]樊明亚.经济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7-98.

[2]冯之俊.循环经济立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6.

[3]孙军工.循环经济法治化探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180.

[4]韩苗苗.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立法问题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农业能源利用论文范文第5篇

本文系统总结了某企业能源审计的重要过程,计算出了该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对比期和报告期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就企业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客观建议。

关键词:

能源审计;用能设备;能源消耗

某公司于1990年7月建成投产,属于番茄酱生产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现已经发展成为股份制有限公司。公司始终以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为导向,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着眼点,成立了由公司总经理亲自挂帅的公司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已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能源管理制度,结合生产现状,确定和实施了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改造,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

1企业能源消费结构

该公司2013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当量折标准煤9329.31tce,等价折标准煤10285.69tce,企业能源消费结构见表1。

2企业主要耗能设备

根据GB17167-2006中对主要耗能设备的界定,能源消耗量大于100kW的耗电设备,1t/h以上的燃煤锅炉,在本研究中作为主要耗能设备,具体见表2。

3企业用能概况

2013年企业单位工业总产值能耗当量值为1.06tce/万元,2012年为1.54tce/万元,相比下降了31.17%;2013年企业单位工业总产值能耗等价值为1.06tce/万元,2012年为1.54tce/万元,相比下降了29.52%。

4审计结论和建议

4.1节能方面的业绩(1)在能源管理方面:各次级用能单位已建立了日报、月报、年报的能源统计报表制度;能源计量检测数据在能源进出厂结算、定额管理、内部成本核算、工艺和设备改造等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利用。(2)循环经济运行方面:公司十分重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清洗阶段设置了循环水系统,实施一、二、三、四级循环水用于冲料、卸料、流送、喷淋使用,循环水利用率达到50%以上,可以节省大量水资源;杀菌阶段中回收的冷凝水(40~45)℃,进入蒸发器中重复使用;蒸发器中未使用完的水输送至贮料池继续使用。(3)较为先进的节能工艺方面:35t锅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采用煤尺(煤闸板)来进行控制煤层厚度,煤层经过煤闸板后,煤层块末混合被压实,通风阻力大,影响给风效果,导致锅炉燃烧效果不理想,增加了煤耗,降低煤的燃烧效率。同时给脱硫除尘设备很大压力,甚至排放不达标。为解决这一矛盾,拆除原已安装在锅炉上的闸板式给煤装置,更换安装锅炉环保节能布煤装置。经过分层给煤设备改造后,提高锅炉产汽率,节能效果明显。(4)固废回收利用方面:生产产生的固体废物番茄皮渣根据当年收购番茄量定大约4000吨~8000吨左右,通过销售给当地的养殖户做饲料达到再利用,牲畜养殖后产生的农家肥可作为番茄种植底肥进行使用;燃煤炉渣外售作为建筑材料,固废做到零排放。

4.2改进建议公司能源管理工作尚不够细化,尤其是能源计量意识相对薄弱,影响了企业节能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在以下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节约潜力:(1)能源管理总体方面:建立健全系统化、文件化、规范化的能源管理体系,强化公司全员节能意识尤其是能源计量意识,确保节能措施落实到各个部门、各生产系统、各生产工段。(2)能源计量管理方面:加强对能源及原材料的实物管理,强化对一级计量系统的监督,建立健全计量环节的制约机制,依照国家强制性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的要求,重新核定企业计量设备应配数量,提高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完好率、准确率及正确选型率和周检率,确保能源计量数据的准确可靠。(3)能源统计管理方面:配备专职能源统计人员,加强培训和学习,坚持能源统计以能源计量器具检测数据为依据,提高能源统计、监测和考核的自动化、网络化管理水平。(4)能源定额管理方面:细化定额考核,统一规范能源计量数据的采用,杜绝能源消费量的分摊制,从而提高能源定额考核的有效性。(5)系统改进和装置改造方面:定期开展锅炉、水泵、电机等重点耗能设备的节能监测。(6)生产规模方面:尽可能扩大现有生产规模,寻找可行多元化产品,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产品的产量,有效降低公司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总产值能耗。(7)地处缺水地区,应加大清洗原料时水的循环利用率,节约用水量。(8)目前该公司办公生活区照明系统基本还采用的非节能型灯,与国家提倡绿色照明所要求的节能型灯具相比,尚有一定的潜力。(9)应按新质监量〔2013〕60号中的要求,配备带有通讯接口的一级能源计量器具,如电表、水表和衡器等,初步实现能耗数据在线联网采集的上传。建议建立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对企业能源系统的生产、输配和消耗环节实施集中扁平化的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

参考文献

[1]GB2589-2008《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2]GB17166-1997《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

[3]何辉,陈国刚.新疆番茄酱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研究.农产品加工(学刊),2014(9).

农业能源利用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农业将经历具有重大意义的革新。毫无疑问,生物技术作为科学和技术在这场变革中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原则上讲,生物技术本身有能力帮助人们提高农业生产力和保护环境,但在实践中,生物技术作为环境保护的人其作用相对来说是微乎其微的。人们对它在环境保护以及促进人类进步中的作用仍将拭目以待。

一、生物技术给农业发展带来机遇

广义上讲,生物技术是利用有机体、死细胞、活细胞以及细胞内含物,采用特殊的过程生产出特殊的产品应作到农业、医药以及环境修复治理中,尤其是70年代基因工程的出现,它能改变、取代物种的基因。

生物技术在农作物中已有广泛的应用。最初通过遗传工程获得而进入市场的作物是:玉米、大豆和棉花。它们经转基因后具有抗除草剂和棉铃虫的能力。这种玉米、大豆和棉花从Bt细菌获得基因,经遗传改良后具有防虫害的能力。利用Bt细菌获得经遗传改良的作物的潜力是相当大的。例如:美国有200万hm2的Bt棉花,澳大利亚有40万hm2,两者各相当于2.5亿美元价值。如果将Bt玉米引种在美国1000万hm2的土地上,只要增产5%,就意味着能增加3.5亿美元收入。这项技术进一步促进了Bt制剂控制虫害在商业上的应用。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经转入特定基因的玉米品种,这些品种能同时抗除草剂和一些虫害。

生物技术在畜牧业上应用所获得的益处与在农作物上相似。一方面,生物技术有助于提高畜禽的生命力以及消灭竞争者。促进畜禽生长的物质有生长激素以及促进其生长的调节剂,这些物质可由基因工程而获得。如利用鼠类基因(该基因能促进角蛋白的形成)能获得了经遗传改良的绵羊,这种绵羊比普通棉羊产毛量能提高6%左右。另一方面,生物技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的同时,有助于提高畜牧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例如,通过控制饲料作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可提高畜牧业生产力;利用基因调控技术可以提高包括豆科作物在内一些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减少饲料作物中难消化的木质素含量等。达比等人已生产出一种转基因三叶草,可应用于澳大利亚绵羊牧场。该基因来自向日葵,经转基因的三叶草能制造富含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经食物链进入绵羊体内,进而能提高产毛量。

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益处也包括在生态和环境两个方面。利用生物技术提高现有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可以减低农业向原始的、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扩张的要求,因此,它有助于有人类保存、保护地球上仅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及其资源,有助于人们未来再利用其中的基因资源开发新的产品。

生物技术已用于生产抗虫害、抗除草剂作物。正如前面所述,一些转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等具有抗虫害、抗除草剂的能力。1995年人们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转基因马铃薯,这种马铃薯能产生水晶蛋白,而水晶蛋白对科伦那多马铃薯甲虫有毒害作用。这些转基因作物能减少杀虫剂的用量,降低杀虫剂及其残留物对食物链、水体造成污染,从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在许多农业生产区,土壤氮素可利用量是制约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子。而一高科技农业生产区使用人造氮肥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制造氮肥要利用大量能源,据统计,英联邦农场平均投入的能源大约有50%来自肥料。由施用肥料而产生的温度气体(二氧气化碳、氮氧化合物等)不可避免地促进地球气候变暖。除此之外,农业土壤的氮素流失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生物技术的利用能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潜在的、真正有价值的帮助。

同样,人们可以利用真菌来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温莱指出:特定的真菌类能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从而促进作物生长;真菌也能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例如纤维素等)释放出糖类,促进固氮菌的生长。进一步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可能,包括获得转基因细菌和真菌,以进一步增强它们制造养分和释放土壤养分的能力。转基因作物的最终目标是使作物本身能够自行固氮,避免、减少使用人造肥料,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在目前尚不可能,但在将来却有望实现这个目标。

二、利用生物技术发展农业应注意克服的问题

从经济角度上讲,生物技术带来的不利并不明显,然而,它会引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因为,生物技术公司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输出生物技术产品而获得利润。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及其产品还远没有被广泛接受。

生物技术可能引起生产方式和人类健康的退变。这种情奖品可能会随着需要特定处理的转基因作物的出现而产生,特别是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出现。农民必须从同一公司购买种子和除草剂,否则除草剂起不了作用。同样的问题也可能在需人造肥料的转基因作物上出现,这些转基因作物会取代传统的依靠有机肥的作物,后者在发展中国家是很普遍的,并且也有利于环境保护。生物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民也会造成许多困难。生物技术也会对人类的健康制造麻烦。近年来在英国已有这方面的报道。特别是当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的基因转入农作物时,例如,坚果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若它的基因被导入其他作物,则有可能其他作物也会引起人体过敏。为了预防起见,转基因作物产品必须经免疫测定筛选后才能利用。

生物技术也可能引发环境问题。人们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出抗旱、耐盐、抗病虫害作物同时,也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甚至导致一些物种灭绝。这一结果是由于生物技术促进农作物向它原本不适应的地域扩张而造成的。生物技术同样加速土壤侵蚀和沙漠化。农业,尤其是耕作农业的扩张会增加除草剂、杀虫剂、人造肥料的使用,农业中不断投入的能源促进全球变暖。与此同时,氮素生物化学循环的改变也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直接影响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

农业能源利用论文范文第7篇

摘要:

开展淮南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研究,不仅关乎本地居民的人居环境,还对其他沉陷区环境治理产生垂范作用。以期刊网学术论文为研究样本,回顾与反思淮南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研究近三十年来的进展。通过分析淮南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研究的取向与方法,提出应进一步加强历史性研究、注重整体性研究和开展比较性研究。

关键词:

淮南煤矿;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

作为典型的煤炭资源城市,淮南有着近百年的煤炭开采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撑。然而长期的煤炭开采不可避免地产生环境问题,其中尤以采煤造成的地表大面积沉陷和积水为甚,严重影响了淮南市的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开展淮南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研究,不仅关乎本地居民的人居环境,还对其他沉陷区环境治理产生垂范作用。梳理淮南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研究的取向、方法,并对未来研究略加展望,为我国煤炭资源城市的环境治理与改造提供若干有益资鉴。

一、淮南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的研究取向

检索中国期刊网可知,淮南采煤沉陷区研究论文数量近三十年来呈现增长之势(1986~2015年期刊论文330篇,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查阅结果表明,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研究具有与时俱进的学术品格,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其研究取向呈纵深多极化走向,总体观之,主要有描述型研究、实证型研究、解释型研究三种取向。

(一)描述型研究取向

描述型研究就是对淮南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的思路、模式、举措以及成功经验进行介绍,该研究侧重回答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如何做”的问题。代表性论文有《淮南煤矿沉陷治理工程研究与实践》[1]、《淮南矿区采煤塌陷区新城镇建设的成功探索》[2]、《浅谈淮南矿区采煤沉陷区治理新思路》[3]、《淮南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路径》[4]、《煤炭城市“四矿”问题研究———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5]等。宗云峰在文献[1]中首先描述了淮南煤炭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陷情况。其统计数据表明,煤炭开采已经造成淮南市出现六大沉陷区域,主要分布在两淮大院西北、水泥厂药库、矿务局①机修厂南楼、大通机厂、矿务局多种经营公司、常青煤矿主井等。其中有些沉陷点毗邻居民生活区,造成周边部分建筑开裂下陷,给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带来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之上,宗云峰对地面沉陷区稳定性进行分区说明,并科学判定其地质灾害的危害级别。关于采煤沉陷区治理思路,宗云峰简要枚举三点:桥涵维护治理、路坝维护治理、站闸维护治理。至于采煤沉陷区治理实践,宗云峰扼要介绍了淮南矿业集团2004年以来的两大措施:一是沉陷区土地复垦,包括张集矿、潘一矿和新庄孜矿;二是沉陷区湿地规划,用于农业灌溉、水产养殖和矿区旅游。孙功在文献[4]基于恢复生态学视角,简述了淮南市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包括治理思路(集中式搬迁、发展式安置、开发式治理)、治理模式(泉大模式、后湖模式、鑫森模式)、治理举措(创新搬迁用地政策、改革治理融资制度、健全失地农民保障)。范君在文献[5]中认为“四矿”问题是继“三农”问题之后又一大社会问题,直接关乎煤炭资源城市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并以淮南市为研究个案,分析其采煤沉陷成因、探索其解决之道,为资源型城市环境治理与经济转型提供若干有益借鉴。描述型研究着重于采煤沉陷区现有环境治理思路、模式、经验的概括总结,继而提出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对策措施。但是略显不足的是,部分研究成果并非客观“描述”,而是主观“转述”,故带有一定的“臆想”成份,主观想象的印迹也比较明显。

(二)实证型研究取向

实证型研究是对淮南采煤沉陷分布情况及其生态环境所进行的实证分析,它着重剖析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怎么样”的问题。如果说描述型研究偏重客体静态理性表述,那么实证型研究重在调查资料动态量化分析。由于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事关淮南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故相关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如《淮南矿区塌陷情况分析及治理对策》[6]、《淮南矿区塌陷水域环境效应》[7]、《煤矿塌陷水域水环境现状分析及综合利用———以淮南矿区潘一矿塌陷水域为例》[8]、《淮南矿区采煤塌陷区时空演化特征研究》[9]等。李小龙等人在文献[6]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查阅,将淮南采煤沉陷区分成九大沉陷区、谢李沉陷区、新李沉陷区、潘集沉陷区和张谢沉陷区,其沉陷面积分别为13.52km2、20.01km2、23.62km2、40.75km2、17.93km2和16.99km2。基于沉陷情况的分析,他们提出若干治理对策:利用煤矸石回填造地、沉陷水域开发与养殖、回填复土规划住宅用地等。徐良骥在文献[8]选取潘一矿区2个沉陷水域为研究个案,采用格网法布设39个采样点对水质采样监测,分析水质重金属分布及污染情况,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评定潘一煤矿水质级别,结果表明西沉陷区域因受工业污染水质较差,而东沉陷区因远离工业区水质较好,可用于农业灌溉、水产养殖以及湿地公园。总体而言,实证型研究涉及对象较为广泛,涵盖了采煤沉陷积水区水文状况、渔业养殖、植被种群、土地重金属污染、沉陷区填充复垦、城镇化建设、人居环境改造、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等。

(三)解释型研究取向

解释型研究是从不同层面、多种角度探析淮南采煤沉陷区环境问题形成之因,进而寻绎其发展规律,它是关于“为什么”的研究,旨在探讨采煤沉陷的因果关系、发展逻辑与实践面相。正是由于采煤主体存在认知、能力、技术及处理方式的不同,沉陷区环境在不同时空呈现不同的样态,故而需要解释出现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如《对淮南采煤塌陷区灾害防治与土地综合利用的思考》[10]、《对淮南矿区煤炭资源回收工作的思考》[11]、《淮南矿区小型煤矿塌陷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12]、《淮南采煤沉陷区内小型塌陷湖泊轮虫群落结构特征》[13]等。李俊斌在文献[11]首先分析了我国采煤回收率偏低的主要原因,进而介绍了淮南矿区的做法与成效。在此基础之上,李俊斌着重阐述了采煤回收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关于煤炭资源回收的必要性,盖因于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但我国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拥有量的53%;至于煤炭资源回收的重要性,则在于回收资源能够增强能源供给能力,提高煤企经济效益,进而提升我国的能源安全。王晓萌等人在文献[13]选取淮南沉陷面积最大、积水集中的潘谢矿区境内湖泊为研究个案,设置3个水文环境差异较大的沉陷湖泊为研究基站,以1年时间为期限按4个季度分批采集。通过对采集样本的实验分析,找出沉陷湖泊轮虫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论认为电导率、营养盐以及水温是影响沉陷湖泊轮虫群落的基本因素。近年来解释型研究呈现纵深化和多元化的特点,不仅深入探讨了沉陷区水质污染成因、生物种群结构、灾害防治措施,还细致论析了煤炭资源回收、复垦农业观光、生态湿地旅游等。

二、淮南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的研究方法

方法论与研究对象的学科性质密切相关。在历经多年的持续关注之后,我们认为淮南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研究的方法可以分成三种:以文献梳理、经验总结为主的传统研究方法,以实地调研、实证分析为主的量化研究方法,以个案研究、叙事研究为主的质性研究方法。

(一)传统研究方法

传统研究方法是淮南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即以经验概括和文献解读为主。作为环境治理研究的首要途径,传统方法易于研究者运用理论化的归纳法开展具体研究以建构理论体系。在这一研究思路的引领下,大多研究者立足文献资料,致力于采煤沉陷区环境问题的梳理、评述和阐释以及对目前沉陷区治理实践、治理路径以及成功经验等。文献梳理与文本解读,意在搞清当前研究的最新进展;治理路径与经验总结,旨在对成功的治理模式加以应用推广。传统研究方法因便于了解研究对象、把握研究动态、开展研究工作而深受研究者青睐,上述描述型研究取向的主要成果大都采用此类研究方法。传统研究方法固然具备多重优势,但是采用此类研究方法需要注意两点事项:一是研究能否精准科学受到研究者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学术旨趣、科研实力以及文献收集的精确性和全面性的局限;二是当前研究多以文献解读为主,由于某些文献并非源于实验数据和实地调研,容易造成解释学上的偏误。如何消解采煤沉陷环境治理研究中的人为偏差,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深度辨析,从而尽最大可能减少或规避研究的重复性、盲目性和虚妄性。

(二)量化研究方法

量化研究又称定量研究,是与定性研究相对的一种研究方法。量化研究多以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实验数据作为立论依据,也有一些研究援引若干已经公布的权威的调查数据(如各职能部门的数据报表或统计年鉴)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由于量化研究的数据多来自第一手资料,信度和效度高而颇受研究者欢迎,成为近年来淮南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研究的常用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发现量化研究成果的数量十分可观,代表性论文有《淮南煤矿塌陷区煤矸石填充复垦及其对环境的影响》[14]、《淮南矿区采煤塌陷积水区水生态环境研究》[15]、《淮南矿区塌陷塘理化环境状况变化趋势研究》[16]、《从工业废弃地到城市游憩空间的转化与更新———以安徽省淮南大通矿生态区改造为案例》[17]、《基于ARCGIS的塌陷塘水质特征研究及评介———以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矿为例》[18]等。通过对这些成果的细致分析发现,量化研究者一般借助收集和解析数据来验证其理论构想,且关注于微观层域研究来蠡测研究对象的整体样态。应当说明的是,量化方法只能反映本区域内的现象特征,有时候甚至很难单独析出结论,所以不能指望单凭量化研究就能完全揭橥研究对象的内在逻辑,以及各相关因素究竟存在何种关联。基于量化方法存在些许不足之处,在研究方法的采用上应尽量使之与其他方法综合运用。

(三)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以研究者自身为切入视角,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客体展开直观描述与整体剖析,进而达至对研究客体的理性认知,一般借助叙事法、个案法、研究反思等辅助手段。由于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研究中质性方法极少单独使用,故此类研究成果不是太多,主要有《对淮南矿区采煤沉陷地生态环境修复的思考》[19]、《基于采煤塌陷区的蓄洪区开发利用模式探讨———以淮南市张集矿为例》[20]、《淮南市泥河镇采煤塌陷区后湖生态园模式调查研究》[21]、《淮南潘谢矿区采煤塌陷环境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思考》[22]等。质性研究方法虽偶尔也涉及调查研究,但它不以量化研究为最终目标,所以其结论并非完全依赖数据而定。它是一种诠释性的研究,注重对研究客体的动态分析和宏观把握。质性研究通过研究者的“在场”或者“出场”,近距离实地考察采煤沉陷区以减少测量偏误,进而凭借与客体对象的交互作用,获得对其内涵及意义的诠释性解读。需要说明的是,当前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研究比较常用的是质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于研究过程中多少会渗入研究者的主观情感,因此这种结合更多表现为定量化的质性研究。

三、淮南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的研究展望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细密爬梳可知,淮南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研究起步甚晚,主要聚焦于沉陷情况分析、治理思路考辨、治理对策探讨、治理经验述介等微观层域。这些微观研究固然重要,但缺乏整体视阈和宏观把握,故在今后研究中需加强历史性研究、注重整体性研究和开展比较性研究。

(一)加强历史性研究

煤炭开采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发展演变乃是一个历史过程,因为环境问题不是凭空突然出现的,也不可能短期内一劳永逸地解决。事实上,加强淮南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的学术研究,需要正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恰是这种发展演变过程,进而实现理论与实践贯通、历史与现实衔接,并在此基础之上,将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置入更加宏阔的历史语境中。据笔者有限的了解,淮南采煤史研究相关成果包括《安徽近代煤铁矿业三起三落》[23]、《扬子电气、淮南矿路两公司的创立与国有企业私营化》[24]、《张静江与淮南铁路———兼论淮南铁路的经济意义》[25]、《淮南矿路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状况(1945—1949)》[26]、《官办淮南煤矿研究(1928—1937)》[27]、《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营煤矿事业经营的典型———以建设委员会与淮南煤矿为例的考察》[28]、《日伪时期淮南煤矿的经营管理(1938—1945)》[29]、《淮南地区早期煤业发展述略》[30]、《论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掠夺———以淮南煤矿为例》[31]等。这些研究大多聚焦于民国时期,对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淮南煤炭史研究却付之阙如。今后加强淮南煤炭的历史性研究,就要从微观层域下工夫把研究做细做实,以历时性视角梳理淮南煤炭开采的整个历史进程,如编纂淮南煤炭志①、撰写淮南煤炭史。总的来说,加强淮南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的历史性研究,意在探寻煤炭开采的运行逻辑,揭示采煤与环境互动的复杂机制,彰显采煤沉陷区治理的核心任务。

(二)注重整体性研究

整体研究是一种对研究问题的系统而整全的分析、研究方法。列宁曾经指出:“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32]革命导师提醒我们,忽视整体的零散研究往往不够翔实;现实生活告诉我们,缺失整体的局部研究可能以偏概全。因此我们不能陶醉于散乱碎片化研究得出的粗浅结论,而对深层次的问题置若罔闻。有鉴于整体研究的重要性,我们需要从整体视阈、全局角度对淮南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的基本问题和现实诉求进行研究,弄清采煤沉陷和积水区域的分布状况,揭示采煤沉陷积水区域的环境特征,探索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的基本路径,总结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的成功经验,为推进采煤沉陷区环境的有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整体研究对研究者自身的学术胜任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是个跨学科的问题,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对环境问题的研究视角各有侧重,也各有特色。即便自然科学内部,地理学、生态学、采矿学、安全学、地质学等对环境问题的认知也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研究者努力拓展理论视野、增强问题意识、培育学科理念、锻炼思维能力,以及研究方法的恰当选择,继之在实践中将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研究向纵深推进。

(三)开展比较性研究

比较研究是对不同客体的相似性及相异度进行研究或判定的方法,旨在探究其异同,寻绎其规律。采煤沉陷并非淮南煤矿的特有现象,而是我国乃至全球煤炭开采领域的共同难题。开展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的比较研究,有利于增进各地采煤沉陷区交流治理思路、分享治理经验、推广治理模式。开展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的比较研究,可使环境治理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避免人力财力物力的损耗或浪费,从根本上提高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的实效性。但是检索期刊网发现,目前学界尚未开展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的比较研究。究其原因,笔者以为并非研究者没有意识到比较研究的重要,而是该研究需要考量各个采煤区域的历史背景、地形特征、地质结构等诸种因素,单因相似就借鉴仿效,难免失之偏颇和草率。基于这种情形,我们主张进行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比较研究时,需要明晰以下两点内容:一是明确的自我意识。即借鉴其他沉陷区环境治理的思路、模式和经验的同时,需要呈现主体的自我意识,不能采取价值无涉的立场简单复制或吸纳他人经验,一味模仿显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沉陷区环境问题。二是独立的探索精神。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是为解决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建言献策,故我们不能单纯依赖于他人治理经验的借鉴,而要秉持独立的探索精神,从实际出发从本地入手,找出切实有效的治理路径。概而言之,开展淮南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比较研究的前提是明确的独立自主性,在他人治理思路、经验的理性批判的基础上,应适度增加本土意识、本土特色和本土话语。

四、结语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和环境保护日趋严峻,煤炭消费的比重正逐年下滑。在经历长达7年的“黄金时代”后,煤炭行业从2012年开始走上了下坡路,已经出现“量价齐跌”的惨烈景象,近年有关国有煤炭企业全行业亏损的报道更是不绝于耳。淘汰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建立和完善煤矿退出机制已势在必行。当人们逐步将视野投向新型能源产业时,呼吁社会各界关切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问题或如空谷足音,但是尤为弥足珍贵。文章立足前人研究成果,梳理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的研究取向、研究方法并积极展望其未来趋向,旨在引起人们关注这一正在走向衰退、却仍然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煤炭行业及其沉陷问题。

参考文献:

[1]宗云峰.淮南煤矿沉陷治理工程研究与实践[J].煤炭工程,2010(7):47-49.

[2]沈思良.淮南矿区采煤塌陷区新城镇建设的成功探索[J].科技资讯,2010(12):117-118.

[3]许磊.浅谈淮南矿区采煤沉陷区治理新思路[J].能源环境保护,2012(1):42-51.

[4]孙功.淮南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路径[J].环境保护,2013(17):63-64.

[5]范君.煤炭城市“四矿”问题研究———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429-432.

[6]李小龙,郭靖,胡安焱,等.淮南矿区塌陷情况分析及治理对策[J].资源与产业,2006(4):75-77.

[7]徐良骥,严家平,高永梅.淮南矿区塌陷水域环境效应[J].煤炭学报,2008(4):419-422.

[8]徐良骥,严家平,高永梅.煤矿塌陷水域水环境现状分析及综合利用———以淮南矿区潘一矿塌陷水域为例[J].煤炭学报,2009(7):933-937.

[9]周春财,徐翀,陈永春,等.淮南矿区采煤塌陷区时空演化特征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35):101.

[10]李大全.对淮南采煤塌陷区灾害防治与土地综合利用的思考[J].工程与建设,2008(4):451-452.

[11]李俊斌.对淮南矿区煤炭资源回收工作的思考[J].矿山机电,2009(1):37-39.

[12]徐鑫,易齐涛,王晓萌,等.淮南矿区小型煤矿塌陷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J].水生生物学报,2015(4):740-750.

[13]王晓萌,易齐涛,徐鑫,等.淮南采煤沉陷区内小型塌陷湖泊轮虫群落结构特征[J]2湖泊科学,2015(27):657-666.

[14]崔龙鹏.淮南煤矿塌陷区煤矸石填充复垦及其对环境的影响[J].安徽地质,1998(3):58-61.

[15]王振红,桂和荣,罗专溪.淮南矿区采煤塌陷积水区水生态环境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2):269-275.

[16]方文惠,桂和荣.淮南矿区塌陷塘理化环境状况变化趋势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1):25-27.

[17]殷柏慧,张洪刚,端木山.从工业废弃地到城市游憩空间的转化与更新———以安徽省淮南大通矿生态区改造为案例[J].中国园林,2008(7):43-49.

[18]苏桂荣,姚多喜,李守勤,等.基于ARCGIS的塌陷塘水质特征研究及评介———以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矿为例[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39-42.

[19]崔龙鹏.对淮南矿区采煤沉陷地生态环境修复的思考[J].中国矿业,2007(6):46-52.

[20]汪玉洁.基于采煤塌陷区的蓄洪区开发利用模式探讨———以淮南市张集矿为例[J].中外建筑,2012(5):87-89.

[21]吴中能,于一苏,刘俊龙,等.淮南市泥河镇采煤塌陷区后湖生态园模式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318-15412.

[22]张克兵.淮南潘谢矿区采煤塌陷环境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思考[J].能源环境保护,2013(5):51-53.

[23]王鹤鸣.安徽近代煤铁矿业三起三落[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3):14-22.

[24]郑会欣.扬子电气、淮南矿路两公司的创立与国有企业私营化[J].历史研究,1998(3):95-110.

[25]马陵合,廖德明.张静江与淮南铁路———兼论淮南铁路的经济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58-63.

[26]张卫东,徐强.淮南矿路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状况(1945—1949)[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91-94,116.

[27]孙多忠.官办淮南煤矿研究(1928—1937)[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硕士论文,2011.

[28]谭备战.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营煤矿事业经营的典型———以建设委员会与淮南煤矿为例的考察[J].安徽史学,2010(2):106-114.

[29]孙功.日伪时期淮南煤矿的经营管理(1938—1945)[J].安徽史学,2010(5):101-104.

[30]孙多忠.淮南地区早期煤业发展述略[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3-87.

[31]陶立明.论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掠夺———以淮南煤矿为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4):26-29.

农业能源利用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农业将经历具有重大意义的革新。毫无疑问,生物技术作为科学和技术在这场变革中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原则上讲,生物技术本身有能力帮助人们提高农业生产力和保护环境,但在实践中,生物技术作为环境保护的人其作用相对来说是微乎其微的。人们对它在环境保护以及促进人类进步中的作用仍将拭目以待。

一、生物技术给农业发展带来机遇

广义上讲,生物技术是利用有机体、死细胞、活细胞以及细胞内含物,采用特殊的过程生产出特殊的产品应作到农业、医药以及环境修复治理中,尤其是70年代基因工程的出现,它能改变、取代物种的基因。

生物技术在农作物中已有广泛的应用。最初通过遗传工程获得而进入市场的作物是:玉米、大豆和棉花。它们经转基因后具有抗除草剂和棉铃虫的能力。这种玉米、大豆和棉花从Bt细菌获得基因,经遗传改良后具有防虫害的能力。利用Bt细菌获得经遗传改良的作物的潜力是相当大的。例如:美国有200万hm2的Bt棉花,澳大利亚有40万hm2,两者各相当于2.5亿美元价值。如果将Bt玉米引种在美国1000万hm2的土地上,只要增产5%,就意味着能增加3.5亿美元收入。这项技术进一步促进了Bt制剂控制虫害在商业上的应用。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经转入特定基因的玉米品种,这些品种能同时抗除草剂和一些虫害。

生物技术在畜牧业上应用所获得的益处与在农作物上相似。一方面,生物技术有助于提高畜禽的生命力以及消灭竞争者。促进畜禽生长的物质有生长激素以及促进其生长的调节剂,这些物质可由基因工程而获得。如利用鼠类基因(该基因能促进角蛋白的形成)能获得了经遗传改良的绵羊,这种绵羊比普通棉羊产毛量能提高6%左右。另一方面,生物技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的同时,有助于提高畜牧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例如,通过控制饲料作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可提高畜牧业生产力;利用基因调控技术可以提高包括豆科作物在内一些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减少饲料作物中难消化的木质素含量等。达比等人已生产出一种转基因三叶草,可应用于澳大利亚绵羊牧场。该基因来自向日葵,经转基因的三叶草能制造富含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经食物链进入绵羊体内,进而能提高产毛量。

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益处也包括在生态和环境两个方面。利用生物技术提高现有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可以减低农业向原始的、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扩张的要求,因此,它有助于有人类保存、保护地球上仅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及其资源,有助于人们未来再利用其中的基因资源开发新的产品。

生物技术已用于生产抗虫害、抗除草剂作物。正如前面所述,一些转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等具有抗虫害、抗除草剂的能力。1995年人们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转基因马铃薯,这种马铃薯能产生水晶蛋白,而水晶蛋白对科伦那多马铃薯甲虫有毒害作用。这些转基因作物能减少杀虫剂的用量,降低杀虫剂及其残留物对食物链、水体造成污染,从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在许多农业生产区,土壤氮素可利用量是制约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子。而一高科技农业生产区使用人造氮肥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制造氮肥要利用大量能源,据统计,英联邦农场平均投入的能源大约有50%来自肥料。由施用肥料而产生的温度气体(二氧气化碳、氮氧化合物等)不可避免地促进地球气候变暖。除此之外,农业土壤的氮素流失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生物技术的利用能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潜在的、真正有价值的帮助。

同样,人们可以利用真菌来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温莱指出:特定的真菌类能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从而促进作物生长;真菌也能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例如纤维素等)释放出糖类,促进固氮菌的生长。进一步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可能,包括获得转基因细菌和真菌,以进一步增强它们制造养分和释放土壤养分的能力。转基因作物的最终目标是使作物本身能够自行固氮,避免、减少使用人造肥料,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在目前尚不可能,但在将来却有望实现这个目标。

二、利用生物技术发展农业应注意克服的问题

从经济角度上讲,生物技术带来的不利并不明显,然而,它会引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因为,生物技术公司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输出生物技术产品而获得利润。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及其产品还远没有被广泛接受。

生物技术可能引起生产方式和人类健康的退变。这种情奖品可能会随着需要特定处理的转基因作物的出现而产生,特别是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出现。农民必须从同一公司购买种子和除草剂,否则除草剂起不了作用。同样的问题也可能在需人造肥料的转基因作物上出现,这些转基因作物会取代传统的依靠有机肥的作物,后者在发展中国家是很普遍的,并且也有利于环境保护。生物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民也会造成许多困难。生物技术也会对人类的健康制造麻烦。近年来在英国已有这方面的报道。特别是当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的基因转入农作物时,例如,坚果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若它的基因被导入其他作物,则有可能其他作物也会引起人体过敏。为了预防起见,转基因作物产品必须经免疫测定筛选后才能利用。

生物技术也可能引发环境问题。人们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出抗旱、耐盐、抗病虫害作物同时,也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甚至导致一些物种灭绝。这一结果是由于生物技术促进农作物向它原本不适应的地域扩张而造成的。生物技术同样加速土壤侵蚀和沙漠化。农业,尤其是耕作农业的扩张会增加除草剂、杀虫剂、人造肥料的使用,农业中不断投入的能源促进全球变暖。与此同时,氮素生物化学循环的改变也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直接影响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新晨